高校O2O線上線下教學方法的探索
2019-11-05 13:50:00
1591
0
天九国际平台手机版官网入口 孫靜,趙麗華


【摘要】本文主要探索線上線下一體(ti) 化的O2O(Online to Offline)教學方法的實施過程,包括其優(you) 勢、課前預習(xi) 、課堂研討和實操、課後鞏固以及評價(jia) 考核幾個(ge) 部分,以期有助於(yu) 在高校有效開展多元化、啟發式、引領式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xi) 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從(cong) 而提升高校教學質量,培養(yang) 更優(you) 質的人才。

【關(guan) 鍵詞】O2O 教學方法 線上線下

1 引言

目前高校理論課和實踐課的課時有限,教師傾(qing) 向於(yu) 講授知識,學生的自主學習(xi) 能力、主觀能動性、思考力以及創造力得不到有效啟發和鍛煉。

MOOC等線上教育資源的優(you) 質化、便捷性、開放性的特點,可以幫助有效的解決(jue) 上述問題。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課前在線上學習(xi) 課程相關(guan) 的基礎知識,將課堂設置成啟發、探討、擴展等形式,進行課前學習(xi) 的疑難解答、參與(yu) 度高的交流討論、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集思廣益以及學科熱點的關(guan) 注和學習(xi) 。課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布置線上習(xi) 題作業(ye) ,以鞏固學習(xi) 效果。

在線上學習(xi) 時,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知識的薄弱環節、自身學習(xi) 進度、個(ge) 人學習(xi) 習(xi) 慣和愛好等,適時適地按需獲取知識,甚至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觀看、反複學習(xi) ,更有針對性、更自主,知識掌握也更牢固。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特點,推薦不同的資源學習(xi) 和練習(xi) ,以實現因材施教、個(ge) 性化的教學理念。

這種課堂教學為(wei) 主導,線上學習(xi) 去支持的線上線下的教學方式,可以實現優(you) 勢互補,有利於(yu) 培養(yang) 出更多有思想、有創新的人才。

2 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的整體(ti) 設計

將教學全過程分成課前預習(xi) 、課堂研討和實操、課後鞏固三個(ge) 環節。

課前主要是在線上學習(xi) ,包括查閱資料和進行MOOC學習(xi) ;課中將線上和線下結合在一起,采用如討論、合作探究、演練、釋疑、拓展等形式,並設計實踐環節,培養(yang) 學生探索和研究具體(ti) 問題的興(xing) 趣、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課後完成練習(xi) 、成果提交或互動評價(jia) 等。三個(ge) 環節均可適時引入先進的科學理念、學科前沿知識,以拓寬學生知識視野,開拓其思路。

3 課前預習(xi)

教師結合學習(xi) 任務,構建相對應的教學模塊,將每個(ge) 知識點進行細化,構建盡量豐(feng) 富的教學資源庫。資源可以借鑒企業(ye) 實際案例、教學團隊科研項目、教師指導的大學生首页天9国际手机版競賽獲獎成果等;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輔助教學,在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好大學在線等在線開放課程平台選擇優(you) 質MOOC資源;還可以教師製作係列微課視頻和操作演示。這樣可以實現資源多元化。

教師先告知學生學習(xi) 目標,將這些資源上傳(chuan) 到 qq、微信、校園學習(xi) 平台等,發布相關(guan) 學習(xi) 任務單,學生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自主學習(xi) ,根據自己的時間、學習(xi) 水平安排學習(xi) 進度,完全不受課堂教學時空的限製。預習(xi) 後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測試題,自測學習(xi) 效果,方便查缺補漏;同時也可在線上與(yu) 教師以及同學交流溝通,解決(jue) 課前學習(xi) 疑問。教師可以通過測試結果和學生線上提問交流等了解學生的預習(xi) 情況,調整教學內(nei) 容和教學策略。

4 課堂研討和實操

課前線上預習(xi) 使教師課堂教學時能從(cong) 基礎理論知識點講解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xi) 、研究性學習(xi) 和協作性學習(xi) ,學生也將有更充足的時間思考、交流和實際操作。

課堂授課環節可以采用理論與(yu) 實踐結合的教學方法。

理論方麵,首先聽取學生對預習(xi) 階段知識的反饋,必要時展開討論,最後由教師解惑。設置多種形式研討和記憶重點難點知識,引入如小組研討、案例教學、項目驅動等多樣化手段與(yu) 方法,開展混合式教學,提升學生的興(xing) 趣度和參與(yu) 度。

實踐方麵,可利用動手操作實驗或仿真模擬等培養(yang) 和訓練學生的實踐技能。采用項目驅動模式,以企業(ye) 的實際案例展開訓練。要求學生通過個(ge) 人獨立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並進行展示分享,充分交流,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案。

5 課後鞏固

教師結合教學要求與(yu) 目標,向學生布置相關(guan) 課後學習(xi) 鞏固與(yu) 拓展任務,通過課後在線測試,學生可以檢測自己的學習(xi) 效果,教師也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xi) 情況,針對性的安排後續的教學內(nei) 容。

教師也可布置學生學習(xi) 拓展資源,將相關(guan) 的新聞、視頻、行業(ye) 動態以及學術研究等製作成學習(xi) 專(zhuan) 欄,通過學習(xi) 平台或者 APP 應用向學生推送,開拓學生知識麵。

6 評價(jia) 考核

設置多元化、可操作的評價(jia) 體(ti) 係,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多維度的評價(jia) ,加強過程性考核。

每位學生過程性評價(jia) 包括三個(ge) 部分:第一,對線上預習(xi) 和自測打分。根據學生觀看視頻的時間長短及測試結果打分,權重為(wei) 0.2。第二,對課堂表現打分。根據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參與(yu) 的積極性、分析問題的準確度、實踐完成情況、設計成果、答辯表現等給出成績,權重為(wei) 0.6。第三,對作業(ye) 質量、課後知識鞏固打分。權重為(wei) 0.2。

7 結論

O2O線上線下教學模式有利於(yu) 應用型、學習(xi) 型人才的培養(yang) ,更注重培養(yang) 學生的創新能力、自主學習(xi) 能力以及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能使師生雙方都以主動、積極的態度融入課堂和課外教學活動中,實現教與(yu) 學方式的深層變革。 

參考文獻

【1】楊玉芹.MOOC學習(xi) 者個(ge) 性化學習(xi) 模型建構[J].中國電化教育,2014,(6):6-10.

【2】賀斌,曹陽.SPOC:基於(yu) MOOC的教學流程創新[J].中國電化教育,2015,(3):22-29.

【3】林曉凡,胡欽太,鄧彩玲.基於(yu) SPOC的創新能力培養(yang) 模式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10):46-51.

【4】陳然,楊成.SPOC混合學習(xi) 模式設計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5,(5):42-47,67,80.

【課題來源】北京聯合大學2019年評建重點項目校內(nei) 專(zhuan) 項(項目編號:12205561110-080)

【作者簡介】孫靜(1979—),女,漢族,山東(dong) 菏澤人,博士,副教授,北京聯合大學城市軌道交通與(yu) 物流學院。研究方向:物流運作優(you) 化、係統建模與(yu) 仿真。E-mail: 462588170@qq.com.

(孫靜,趙麗(li) 華   北京聯合大學   城市軌道交通與(yu) 物流學院,北京   100101)


點讚
收藏
孫靜,趙麗華
共發表1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