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今天以《總理關(guan) 心的“老老小小”,江蘇是這樣服務的 ——社區民生無小事 小家大家齊溫暖》為(wei) 題,報道了社區民生的江蘇答卷,其中提及菜鳥驛站等快遞服務點帶動社區靈活就業(ye) 。
報道說,繼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之後不足一個(ge) 月,3月25日至2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又來到江蘇考察。在江蘇考察期間,李克強總理特別強調要增進民生福祉。
富強新村小區始建於(yu) 上世紀90年代初,是典型的城中老小區,基礎設施陳舊、老齡人口多、服務力量弱等問題凸顯。2017年起,茶山街道投入近1000萬(wan) 元對小區進行改造,融入“適老”理念,健身器材、活動場地、照明係統、路牌標識等適老化“短板”一一補齊。同步導入物業(ye) 、家政、托幼等社會(hui) 組織和機構,參與(yu) 社區建設和社會(hui) 治理,為(wei) 居民打造一個(ge) 安全、舒心的宜居家園。
在富強新村社區,李克強總理走進了一家個(ge) 體(ti) 服務點,這裏既賣小日用品又代收代寄快遞。這家快遞驛站站長尹亞(ya) 靜是小區靈活就業(ye) 的典型。2019年初,為(wei) 了方便照顧孩子,尹亞(ya) 靜在自家小區開了菜鳥驛站,服務小區住戶的快遞收發和團購買(mai) 菜。不到20平方米的菜鳥驛站成為(wei) 連結社區鄰裏關(guan) 係的重要紐帶,不僅(jin) 僅(jin) 承載了快遞最後100米的基礎服務,也融為(wei) 社區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菜鳥驛站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在江蘇,僅(jin) 菜鳥驛站這一品牌,就帶動了超過35000人創業(ye) 就業(ye) 。
在南京旭日華庭小區,有一家菜鳥驛站“夫妻店”。站長廖芸和丈夫湯浩是連雲(yun) 港人,2008年來到南京,夫妻倆(lia) 經營著一家淘寶漁具店,因為(wei) 淘寶收發貨天天接觸快遞,夫妻倆(lia) 看到了驛站創業(ye) 的趨勢,幹起了菜鳥驛站,麵積從(cong) 原先的40平方米擴大到現在的200多平方米,收件量也從(cong) 原先的300多件增長到現在1500件左右,月收益達3萬(wan) 元。如今這家菜鳥驛站服務小區上萬(wan) 居民。
像尹亞(ya) 靜和廖芸一樣在家門口的快遞驛站靈活就業(ye) 的,在江蘇至少有9萬(wan) 人。來自江蘇省郵政管理局的數據,備案快遞網點數共有30769個(ge) 。該局工作人員介紹說:“打理一個(ge) 快遞網點,至少需要3個(ge) 人。按照這樣估算,快遞網點至少為(wei) 9萬(wan) 人提供了靈活就業(ye) 的機會(h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