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菜鳥回應發力自營送貨上門傳(chuan) 聞,表明確實在以多種方式加強末端配送服務。
“你不能去做一個(ge) 物流公司,而應該堅持做平台”。在菜鳥剛成立時,馬雲(yun) 層如此定調,雖然馬雲(yun) 給起了菜鳥這個(ge) 自謙的名字,但馬雲(yun) 卻寄予大夢——打造中國智能骨幹(物流)網。
但時過境遷,阿裏的對手不再是昨日的對手,菜鳥也不再是昨日的菜鳥。
今年3月上海疫情爆發後,上海等長三角地區因為(wei) 道路不暢,傳(chuan) 統物流企業(ye) 的外包運輸,貨車司機不願前往疫區,一度物流中斷或道路貨運運價(jia) 瘋漲。
當京東(dong) 物流紅色車隊以“自殺式”馳援上海,雖有部分同行揶揄,但京東(dong) 卻完成了一次了不起強勢而有效的宣傳(chuan) :京東(dong) 有自營車隊,京東(dong) 就是敢保障運輸。
輕模式的菜鳥,有自主車隊麽(me) ?有了!菜鳥給物流圈一次意外的宣告:4月11日,一支刷著藍色車身的菜鳥車隊集結奔赴上海。
這就是菜鳥的自營卡車隊伍,首次開辟了南京-上海及嘉興(xing) -上海2條跨省應急線路,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物資運輸。每天運往上海數百噸各類物資。
這好像菜鳥回應京東(dong) 紅色車隊的另一場強勢宣傳(chuan) :你有車隊,我也有,而且式重卡車隊!不過,人們(men) 開始疑問,菜鳥變“重”了?
一、競爭(zheng) 在變,菜鳥變重
曾經,阿裏占據電商市場的絕對主導權,巨大的流量優(you) 勢和規模訂單,成就了通達係快遞。
但隨著一眾(zhong) 新生平台的入局與(yu) 崛起,加之疫情反複的影響,從(cong) 當前來看,用戶分流已成定局。
(一)社交和直播電商“攪局”
2020年以來,由於(yu) 疫情影響,電商用戶體(ti) 驗的大幅降低,平台型電商深受其苦,消費者感受新渠道新體(ti) 驗,電商新勢力崛起。
1萬(wan) 億(yi) 元GMV,十年前在電商市場是個(ge) 遙不可及的目標,阿裏用了9年,京東(dong) 由於(yu) 自建物流的“拖累”用了14年,而拚多多隻用了4年。
2020年底,拚多多的活躍用戶數量超過阿裏,憑著廠家直銷與(yu) 更低的成本,給阿裏、京東(dong) 好好地上了一課,而拚多多更像社交版的淘寶。
但移動互聯網下的新銳電商仍在闖出黑馬。2022年,抖音日活6-8億(yi) ,快手日活3.2億(yi) 。有流量,有平台,有內(nei) 容,兩(liang) 家借著風口,進軍(jun) 電商市場。
2021年抖音的萬(wan) 億(yi) GMV目標達成了80%。短短三年之前,這個(ge) 數字還隻是150億(yi) 。而快手的直播電商GMV為(wei) 6800億(yi) 元,同比增長78.4%。
社交電商與(yu) 直播電商的強大潛力讓阿裏京東(dong) 等老牌平台也為(wei) 之咂舌。競爭(zheng) 在變,市場被擠壓,老牌的電商平台何去何從(cong) ?
(二)物流平台成為(wei) 新銳標配
2022年,拚多多和抖音的電商物流品牌多多驛站、音尊達浮現,拚多多僅(jin) 用幾個(ge) 月就以多多驛站為(wei) 起點構建末端配送服務隊伍。
抖音電商也不甘示弱,借助年初推出的音尊達平台與(yu) 包括通達係的快遞企業(ye) 展開合作,抖音電子麵單係統更是直逼菜鳥。
而快手電商更是不滿足於(yu) 僅(jin) 僅(jin) 是直播帶貨,為(wei) 人打工,融資上市之後開始自建天9国际官方网站平台,打算“自立門戶”。
掌控物流,是各大電商平台都在走的一步棋。但如何走?
二、輕重並舉(ju) ,重在何處?
麵對新生對手的蠶食爭(zheng) 奪,菜鳥正在變重,而且“重”的不輕!
(一)重在末端:強化末端配送
2019年菜鳥推出丹鳥這一落地配品牌,20年正式更名為(wei) 菜鳥直送,從(cong) 幕後走向前台。並以菜鳥直送(丹鳥)為(wei) 天貓超市提供“送貨上門,不上必賠”服務。今年 618期間,菜鳥直送首次為(wei) 天貓國際提供了專(zhuan) 送服務。
在末端環節,菜鳥還建立了完善的菜鳥驛站+菜鳥智能快遞櫃網絡。目前,菜鳥驛站已覆蓋350多個(ge) 城市,建設超過30000個(ge) 終端快遞服務站點,配送員運力池更是達到400萬(wan) ,鄉(xiang) 村覆蓋達3萬(wan) 多個(ge) ,立體(ti) 化的同城配送網絡覆蓋越來越廣,也越來越密。
強化末端,無疑就是對標京東(dong) 的高品質自營配送:如今菜鳥直送服務於(yu) 天貓超市和天貓國際,提供高質量送貨上門;菜鳥驛站是支撐天貓和淘寶包裹有上門需求的消費者,在全國200多城保障“預約”送貨上門。
(二)重在中樞:發力數字倉(cang) 儲(chu)
倉(cang) 儲(chu) 是快遞的中場發動機,決(jue) 定上下遊反應能力,末端配送需要倉(cang) 儲(chu) 的高度配合。作為(wei) 地網戰略核心,構建國內(nei) 智慧物流倉(cang) 和海外eHUB是菜鳥由輕向重轉型的鮮明體(ti) 現。。
在國內(nei) 市場,菜鳥國內(nei) 目前的物流園覆蓋城市更是多達超過30個(ge) 城市,園區項目超50個(ge) ,倉(cang) 儲(chu) 總麵積達3000萬(wan) 平方米,主要集中於(yu) 中東(dong) 部地區,以華東(dong) 地區最多,15個(ge) 物流園帶來的是菜鳥恐怖的物流核心環節掌控能力。
在倉(cang) 儲(chu) 園區這個(ge) 重資產(chan) 投入上,菜鳥“大手大腳”:2020年,投資45億(yi) 的菜鳥雲(yun) 穀園區開工在杭州西湖開工,這也是阿裏巴巴菜鳥天9国际官方网站總部所在。
菜鳥雲(yun) 穀園區不但追求智能實用,也更追求綠色人文,項目有超過3.4萬(wan) 平方米的自然生態及生物環境恢複景觀,年收集雨水量可達147663立方米。
(菜鳥雲(yun) 穀園區設計圖)
在海外市場,截止今年3月,菜鳥海外分揀中心建成9個(ge) ,跨境物流倉(cang) 庫總麵積達300多萬(wan) 平方米,進一步打造世界性的物流樞紐,以越南胡誌明物流園為(wei) 例,其麵積達12萬(wan) 平方米,50公裏內(nei) 港口、機場、高速一應俱全。
到2021年底,菜鳥在歐洲建設了七大分撥中心。僅(jin) 歐洲地區,菜鳥就有超過10萬(wan) 平米的出口海外倉(cang) ,能覆蓋歐盟24國和英國全境,官方倉(cang) 所在國3日達,泛歐7日達,每日能處理10萬(wan) 訂單。
加碼倉(cang) 儲(chu) 隨之而來的,是肉眼可見的單量大幅增長,且全部是菜鳥直接服務。
智能化是菜鳥倉(cang) 儲(chu) 園區的比較優(you) 勢。據菜鳥數據顯示,最新一代的智能倉(cang) 庫存周轉率提高效率達20%-60%,銷售增長率提升5%-30%,倉(cang) 儲(chu) 的成本降低30%,其缺貨率也大大降低,僅(jin) 有5%-10%。
(三)重在網絡:形成核心自主網絡
“菜鳥要牽頭與(yu) 合作夥(huo) 伴一起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
近年來,阿裏通過股權投資等方式入股國內(nei) 快遞公司,構建以阿裏為(wei) 核心的生態圈。但隨著疫情爆發,順豐(feng) 、京東(dong) 物流等直營式物流企業(ye) 的比較優(you) 勢明顯。這也讓傳(chuan) 統輕模式的快遞物流企業(ye) 開始反思,如何構建自主可控的物流網絡。
菜鳥的早期快遞協同網絡看似龐大,但本質上仍是一個(ge) 鬆散的聯盟。在菜鳥改變方式後,自營業(ye) 務雖有發展,但相對京東(dong) 亞(ya) 馬遜來說,還不夠成熟。2019年3月,阿裏以46.65億(yi) 元入股,持有申通46%的股份。申通成為(wei) 與(yu) 阿裏關(guan) 係更近一層的快遞戰車。
(菜鳥自主車隊)
根據菜鳥官網數據顯示,已有超20萬(wan) 個(ge) 快遞網點,配送覆蓋區縣2700餘(yu) 個(ge) ,菜鳥已能做到當日達的區縣超過1600個(ge) ,專(zhuan) 業(ye) 運輸路線600餘(yu) 條,合作的運輸車輛更是達到23萬(wan) 之多。
一張集運輸、倉(cang) 儲(chu) 、配送為(wei) 一體(ti) 的大網正在覆蓋全國。
(四)重在數智:建立首页天9国际手机版比較優(you) 勢
“未來物流一定是從(cong) 數字化到數智化。”張誌勇在19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hui) 上首次說到,而這也成為(wei) 了菜鳥的戰略方向。
2022年5月,菜鳥為(wei) 申通建設的數智化轉運中心正式投產(chan) 剛過半年。可視化溫濕度監控、雙層環線交叉帶分揀機、數字監控係統SCADA,與(yu) 傳(chuan) 統規劃相比,數智化帶來的是效率的飛躍。
在配送數智化方麵,剛剛過去的618,全國200多所高校就投放了500多台小蠻驢,成為(wei) 了全球最大的無人車配送車隊,並且實現了常態化運營,截至2022年3月底,配送的訂單超過1000萬(wan) 。
三、“輕”功仍用,輕重結合
“你不能去做一個(ge) 物流公司,而應該堅持做平台”。馬雲(yun) 的話言猶在耳,菜鳥還要不要輕?菜鳥的行動似乎在回答,菜鳥還要輕,但要有重的輕!
(一)輕在數字平台。作為(wei) 國內(nei) 最大的快遞物流協同平台,菜鳥從(cong) 誕生至今,骨子裏都流淌著互聯網平台的血液。
菜鳥通過旗下的菜鳥驛站,菜鳥裹裹,菜鳥鄉(xiang) 村(溪鳥)以及菜鳥直送(丹鳥),幾乎在快遞末端所有的應用場景都有所涉足,而這些資源都以數字化平台為(wei) 主導,數字化平台未來或向智慧物流大腦演進。
(二)輕在社會(hui) 整合。通過掌握訂單和標準話語權,整合社會(hui) 資源,菜鳥已經建立了一整套服務評價(jia) 標準。無需重資產(chan) 的收購與(yu) 重組,菜鳥利用淘寶及天貓龐大的業(ye) 務交易量吸引著快遞巨頭。通過菜鳥驛站整合數字化社區服務,通過菜鳥裹裹整合攬派服務,通過溪鳥整合鄉(xiang) 村物流。
(三)輕在投資聯動。除開業(ye) 務合作外,投資聯動也將菜鳥與(yu) 其他物流企業(ye) 連接起來。2021年已有7家快遞公司(中通、圓通、申通、韻達、順豐(feng) 、EMS、極兔/百世)年業(ye) 務規模達到百億(yi) 。而這7家企業(ye) 幾乎都受益於(yu) 阿裏係的包裹電商,其中有5家(中通、圓通、申通、韻達、順豐(feng) )更是在早期直接參與(yu) 了菜鳥網絡的發起創建。而中通、圓通、申通、韻達四大通達係均有阿裏係資本。
(四)輕的未來模式。無人一身輕,無人化是未來的輕。2018年菜鳥便推出全球首個(ge) 基於(yu) IoT、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未來園區,使得整個(ge) 園區運營效率相較於(yu) 傳(chuan) 統園區提高20%。
而在人工智能層麵,菜鳥通過提供末端“最後一公裏”配送服務的智能無人車“小蠻驢”以及自助寄件服務的“菜鳥裹裹寄件機”等數智化設備,也將極大提升最後一公裏的用戶體(ti) 驗。
(編輯 之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