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guan) 稅給全球會(hui) 帶來怎樣的影響?
《華爾街日報》12月10日報道,特朗普的關(guan) 稅政策可能給零售行業(ye) 帶來更深遠的影響。盡管不少零售商成功應對了2018年開始的關(guan) 稅衝(chong) 擊,這一次的關(guan) 稅舉(ju) 措或將更加嚴(yan) 厲且範圍更廣。一些零售商可能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而其他零售商則可能麵臨(lin) 利潤縮水的風險。
而德國最大銀行德意誌銀行研究認為(wei) ,美國對中國加征關(guan) 稅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負麵影響或較為(wei) 有限,這主要是由於(yu) 中國對美出口依賴度的下降,目前對美國的出口僅(jin) 占中國GDP的3%。
同時,中國貿易結構的調整也緩解了關(guan) 稅的衝(chong) 擊。從(cong) 2018年至2023年,中國對新興(xing) 市場經濟體(ti) 的出口幾乎翻番,遠超對美國和其他發達經濟體(ti) 的增長幅度。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高調預告,他將在2021年1月20日就職後開啟“2.0時代”,並宣布將對從(cong) 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到美國的所有商品征收25%的關(guan) 稅,同時對中國商品在現有關(guan) 稅的基礎上再加征10%。在他尚未正式上任時,這些關(guan) 稅措施便已引發了廣泛爭(zheng) 議。
(特朗普 來源:NPR)
特朗普揮舞關(guan) 稅“大棒”,大幅提高關(guan) 稅,是否真的是醫治美國經濟問題的“萬(wan) 靈藥”?美國大幅度加征關(guan) 稅,最終究竟由誰來買(mai) 單?不少經濟學家認為(wei) ,這種動輒將關(guan) 稅作為(wei) 武器的策略,隻會(hui) 損害美國消費者的利益,加重他們(men) 的經濟負擔。
CNN指出,雖然特朗普一再宣稱關(guan) 稅由其他國家承擔,但實際上,關(guan) 稅成本主要由進口企業(ye) 來承擔,而這些成本通常會(hui) 轉嫁給消費者。路透社同日也援引經濟學家的分析稱,特朗普的關(guan) 稅計劃將會(hui) 在美國國內(nei) 引發通貨膨脹,擾亂(luan) 天9国际官方网站,最終導致消費者成為(wei) 最大受害者。
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hui) 的一份報告顯示,特朗普的關(guan) 稅計劃可能會(hui) 導致服裝、玩具、家具、家用電器、鞋類以及旅遊用品的價(jia) 格大幅上漲。僅(jin) 對這六大類商品實施新的關(guan) 稅,美國消費者每年可能損失460億(yi) 至780億(yi) 美元的消費能力,或每戶每年損失362至624美元。
高盛的首席經濟學家在報告中表示,1000億(yi) 美元的關(guan) 稅將導致美國消費者物價(jia) 大幅上漲。根據高盛的經驗法則,有效關(guan) 稅每提高一個(ge) 百分點,核心個(ge) 人消費支出(PCE)價(jia) 格將上漲0.1%。高盛估算,如果實施這些關(guan) 稅措施,核心PCE價(jia) 格可能會(hui) 上漲0.9%。此外,根據高盛的計算,涉及三個(ge) 國家(加拿大、墨西哥、中國)的商品占美國進口商品總量的43%,這些關(guan) 稅可能每年為(wei) 美國帶來不到3000億(yi) 美元的收入,但最終受害者仍然是消費者。
部分媒體(ti) 認為(wei) ,特朗普的大幅提高關(guan) 稅的政策可能更多是一種談判策略。他指出,特朗普作為(wei) 商人總統,慣用“開高走低”的策略,即通過初始高額要價(jia) 為(wei) 談判爭(zheng) 取籌碼,最終在談判中逐步讓步以達到最大利益。
這一策略也體(ti) 現在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關(guan) 稅的過程中,盡管初始關(guan) 稅高達45%,但最終實際實施的關(guan) 稅水平在15%至28%之間。此外,他也指出,特朗普可能會(hui) 逐步提高關(guan) 稅,而非一次性加征,以避免因通貨膨脹問題引發國內(nei) 反彈。
特朗普一直將關(guan) 稅作為(wei) 其最有力的武器,這看似為(wei) 美國政府增加了稅收收入,但實際上損害的是美國本土消費者的利益。他進一步分析稱,企業(ye) 幾乎無法承擔額外的關(guan) 稅成本,因此隻能將其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從(cong) 而推高商品價(jia) 格,包括食品、服裝、汽車和酒類等商品,這無疑會(hui) 進一步加重消費者的經濟負擔。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天9国际官方网站管理學教授也指出,如果特朗普的關(guan) 稅政策實施,企業(ye) 隻能通過提高商品售價(jia) 來應對關(guan) 稅成本的增加,這將推高消費者日常所需商品的價(jia) 格。與(yu) 此同時,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數據顯示,特朗普的關(guan) 稅政策及其引發的報複性關(guan) 稅,將使美國消費者價(jia) 格指數(CPI)上漲0.75個(ge) 百分點。這意味著,按2023年美元計算,美國每戶家庭的年均購買(mai) 力將損失超過1000美元。
此外,特朗普的高關(guan) 稅政策可能對全球天9国际官方网站造成嚴(yan) 重破壞。例如,針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高關(guan) 稅可能會(hui) 影響北美自由貿易區內(nei) 的天9国际官方网站協作,打擊依賴進口原材料的美國製造商和零售商。而高關(guan) 稅也可能誘發其他國家采取報複性措施,進一步加劇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
與(yu) 此同時,有分析認為(wei) ,特朗普堅持調高關(guan) 稅的最終目的是希望通過保護主義(yi) 措施迫使製造業(ye) 回流美國,從(cong) 而增加本土就業(ye) 機會(hui) 。然而,張建偉(wei) 指出,這一目標雖然聽起來美好,但實際操作中可能會(hui) 麵臨(lin) 重重挑戰。
(2017年特朗普簽署法案 來源:NBC)
以特朗普“1.0時代”為(wei) 例,盡管采取了關(guan) 稅保護措施,美國就業(ye) 率並未顯著改善。數據表明,理論與(yu) 實踐之間仍然存在差距。張建偉(wei) 還指出,特朗普的關(guan) 稅政策背後還存在政治考量,通過迎合希望企業(ye) 回流的選民訴求,強化其保護主義(yi) 形象。
關(guan) 於(yu) 石油價(jia) 格對特朗普關(guan) 稅政策的影響,也有相關(guan) 分析指出特朗普可能試圖通過增加石油生產(chan) 來緩解通貨膨脹問題。黃國華提到,盡管高關(guan) 稅政策可能會(hui) 推高商品價(jia) 格並引發通脹,特朗普或許認為(wei) 通過降低石油價(jia) 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通脹的影響。
特朗普政府增加國內(nei) 石油生產(chan) 的計劃意在壓低油價(jia) ,這被認為(wei) 是降低通脹壓力的一種手段。事實上,當石油價(jia) 格下降時,美國整體(ti) 經濟通脹水平可能會(hui) 有所減緩。這種策略與(yu) 特朗普希望通過多種手段減輕高關(guan) 稅帶來的負麵經濟影響的思路相符。
(特朗普和拜登任期內(nei) 關(guan) 稅變化 來源:WSJ)
根據Trade Partnership Worldwide對美國人口普查局截至9月的數據進行的最新分析,美國對中國的進口關(guan) 稅自2018年以來大幅上升,從(cong) 3%提高到11%。
兩(liang) 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和喬(qiao) ·拜登——在調整對華關(guan) 稅政策方麵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在特朗普的首個(ge) 任期內(nei) ,他於(yu) 2018年發起了對華關(guan) 稅戰,對中國商品征收高額關(guan) 稅。而拜登總統基本維持了這些關(guan) 稅,並將其範圍擴大到半導體(ti) 和電動車等領域。
特朗普2.0時代的關(guan) 稅影響
在2025—2029年連任後,特朗普繼續提出一係列引發“風暴”的加稅提案,包括對所有中國商品征收10%的關(guan) 稅,以及對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進口商品征收25%的關(guan) 稅。這可能動搖2020年簽署的《北美貿易協定》(USMCA),破壞三國之間的免稅貿易狀態。
美國的平均進口關(guan) 稅稅率也從(cong) 原來的1%以上升至2%以上。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市場的進口份額已減少,而其他國家的進口有所增加。然而,盡管受到關(guan) 稅影響,中國仍然是美國市場的第二大商品供應國。
對貿易結構的影響
(中國變為(wei) 美國第二大產(chan) 品進口國 來源:Trade Partnership Worldwide)
關(guan) 稅政策改變了美國的貿易格局。中國商品在美國進口中的份額有所下降,而其他國家的商品份額則有所增加。然而,中國仍是美國的第二大商品供應國。一些高關(guan) 稅商品的進口被減少,例如服裝和家具,而低關(guan) 稅商品如機械和電子產(chan) 品的進口比例有所上升。以越南為(wei) 例,其商品的平均實際關(guan) 稅稅率從(cong) 7%降至4%,主要得益於(yu) 商品結構的變化。
消費者與(yu) 企業(ye) 的經濟負擔
如果實施特朗普的新關(guan) 稅提案,預計會(hui) 對消費者產(chan) 生顯著影響。根據預算實驗室的預測,這些提案可能在未來一年將美國消費者價(jia) 格指數推高約0.7%。Trade Partnership Worldwide的一份報告指出,若關(guan) 稅成本完全轉嫁給消費者,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價(jia) 格將上漲45%,智能手機上漲26%,遊戲機上漲40%。
特別類別與(yu) 豁免政策
盡管存在高額關(guan) 稅,一些產(chan) 品仍享有免稅待遇。例如,蘋果公司成功遊說特朗普政府對筆記本電腦和智能手機等產(chan) 品免除關(guan) 稅。此外,"小額豁免"(de minimis) 條款允許價(jia) 值低於(yu) 800美元的商品以簡化程序入境,這為(wei) 低價(jia) 電子商務平台如Temu和Shein提供了便利。這些平台通過直接從(cong) 中國發貨避開了關(guan) 稅檢查。
特定商品的變化趨勢
(美國對中國家具收取18%稅率 來源:Trade Partnership Worldwide)
家具是美國單獨對中國加征關(guan) 稅的重要類別,從(cong) 中國進口的家具平均關(guan) 稅稅率高達18%。由於(yu) 關(guan) 稅的增加,美國對中國家具的依賴顯著下降,從(cong) 2015年占進口總額的一半以上降至如今的不到三分之一。與(yu) 此同時,中國在美國半導體(ti) 進口中的份額也在減少,但半導體(ti) 整體(ti) 進口規模仍在擴大。
德意誌銀行在2025年展望報告中指出,中國經濟已呈現築底企穩態勢,其未來增長前景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jue) 於(yu) 房地產(chan) 市場的表現和美國的貿易政策。德銀預測,2025年中國GDP將增長4.8%,2026年增長4.6%。
內(nei) 需驅動經濟增長
德意誌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熊奕表示,中國通過果斷實施一攬子增量政策和擴大內(nei) 需的舉(ju) 措,正在加強經濟增長動力。2025年及未來,內(nei) 需將成為(wei) 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力。
預計在財政刺激和消費者信心恢複的背景下,內(nei) 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將從(cong) 2024年的3.9個(ge) 百分點提高到2025年的5.1個(ge) 百分點。此外,內(nei) 需的增強和財政政策支持也將帶動通脹溫和回升。
中美貿易影響有限
(德意誌銀行中美貿易數據圖 來源:德意誌銀行)
關(guan) 於(yu) 中美貿易局勢,德意誌銀行認為(wei) ,美國對中國加征關(guan) 稅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負麵影響或較為(wei) 有限。這主要是由於(yu) 中國對美出口依賴度的下降,目前對美國的出口僅(jin) 占中國GDP的3%。同時,貿易結構的調整也緩解了關(guan) 稅的衝(chong) 擊。從(cong) 2018年至2023年,中國對新興(xing) 市場經濟體(ti) 的出口幾乎翻番,遠超對美國和其他發達經濟體(ti) 的增長幅度。
德意誌銀行分析認為(wei) 此次,特朗普總統擁有明確的選舉(ju) 授權,這可能會(hui) 進一步助長其在關(guan) 稅問題上的激進言辭。然而,從(cong) 經驗來看,這很可能是一種談判策略。換句話說,新一屆美國政府在實際行動上可能與(yu) 前任並無太大差異。
這一觀點可通過分析美中貿易赤字及其變化得到驗證。自2017年以來,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以每年近6%的速度下降。從(cong) 美國對華出口和進口的數據顯示(見圖2),2018年美國首次對中國商品征收關(guan) 稅,隨後在2019年至2020年間,貿易額出現明顯下降,其中包括疫情和天9国际官方网站短缺的影響。然而,自2020年後,美中貿易在進口和出口兩(liang) 方麵均有所增長,這表明關(guan) 稅政策本身的影響有限。
在2025年的基線情景下,德意誌銀行預計,美國可能分階段上調對華關(guan) 稅。2025年上半年關(guan) 稅將增加10%,下半年再增加10%,以降低對美國經濟增長和消費價(jia) 格的影響。然而,這對中國GDP的影響預計僅(jin) 為(wei) 0.5%,且貿易結構和匯率調整將進一步削弱其負麵作用。人民幣兌(dui) 美元可能出現貶值,但相較於(yu) 全球主要貨幣,人民幣仍將保持相對穩定。德銀預計,自2026年起,美國或不再進一步上調關(guan) 稅,這將為(wei) 中國經濟增長創造更多反彈空間。
德意誌銀行預計,2025年中國GDP增速將在第一季度達到5%以上,隨後逐漸放緩至第四季度的4.3%。全年經濟增長預計達到4.8%,2026年為(wei) 4.6%。若美國不再繼續上調關(guan) 稅,中國經濟有望進一步反彈。
編輯: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