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作為北極航路前哨站被多方爭奪
01-05
7493
0
天九国际平台手机版官网入口 管一

全球最大的島嶼,麵積216萬(wan) 平方公裏的格陵蘭(lan) 島要脫離丹麥了?

日前,特朗普威脅要接管巴拿馬運河,重提購買(mai) 格陵蘭(lan) 島的計劃,開玩笑稱要吞並加拿大——世界在猜測他到底是認真的還是在開玩笑。

作為(wei) 回應,當地時間1月1日,丹麥自治領地格陵蘭(lan) 島自治政府總理穆特·埃格德發表新年講話,強烈呼籲格陵蘭(lan) 島獨立並擺脫殖民主義(yi) 的“枷鎖”。

image.png

(格陵蘭(lan) 島總理 來源:reuter)

一、格陵蘭島獨立?丹麥前哨站

格陵蘭(lan) 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人口約6萬(wan) 。它曾是丹麥的殖民地,直到1979年獲得自治並建立了自己的議會(hui) 。盡管如此,它仍是丹麥的屬地,哥本哈根繼續掌控其外交和國防事務。

這一獨立呼聲再次響起的背景是,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再次提議購買(mai) 格陵蘭(lan) 。

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曾提出這一想法,上個(ge) 月他再次重申,稱美國獲得這片北極領土是“絕對必要的”。

image.png

(格陵蘭(lan) 島與(yu) 丹麥,美國的距離)

“現在是我們(men) 國家邁出下一步的時候了,”格陵蘭(lan) 總理穆特·埃格德表示。“像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一樣,我們(men) 必須努力消除合作的障礙——這些可以被形容為(wei) 殖民時代的枷鎖——然後繼續前行,”他補充道。

埃格德自2021年起擔任格陵蘭(lan) 總理,他所屬的“人民共同體(ti) ”黨(dang) 派一直支持獨立。他表示,丹麥與(yu) 格陵蘭(lan) 的關(guan) 係未能實現“完全平等”,而格陵蘭(lan) 理應在國際舞台上擁有自己的代表地位。

“我們(men) 與(yu) 其他國家的合作以及我們(men) 的貿易關(guan) 係不能僅(jin) 僅(jin) 通過丹麥進行,”他說。

根據2009年格陵蘭(lan) 與(yu) 丹麥達成的協議,格陵蘭(lan) 隻有在成功舉(ju) 行公投後才能宣布獨立。埃格德似乎暗示可能在4月議會(hui) 選舉(ju) 期間同時舉(ju) 行獨立公投。

丹麥,盡管是一個(ge) 北歐小國,但如果算上格陵蘭(lan) 島麵積,卻是歐洲僅(jin) 次於(yu) 俄羅斯的第二大疆域國家,長期擁有全球第二大集裝箱航運企業(ye) 馬士基。如果格陵蘭(lan) 從(cong) 丹麥分離出去,那麽(me) 丹麥將不再是北極國家,丹麥也將失去一個(ge) 北極航運樞紐。

近年來,隨著北極冰層加速融化,北極航線的潛力開始顯現,能夠將歐洲至亞(ya) 洲的航程縮短30%~40%。全球第二大集裝箱航運企業(ye) 丹麥馬士基已經表示對這一新航道的興(xing) 趣,而格陵蘭(lan) 島則是北極航線的前哨站。

另外,格陵蘭(lan) 每年出口約200萬(wan) 噸礦石,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翻倍,馬士基的船隊將是這一增長的直接受益者。其次,北極航線的開發為(wei) 馬士基和格陵蘭(lan) 島創造了共同的機遇。

預計到2035年,北極航線的年貿易量將達到2400萬(wan) 噸,而馬士基可以利用這一新航線大幅降低運輸成本。

二、北極航運交通要地

位於(yu) 北極圈內(nei) 的格陵蘭(lan) 島,因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北極海冰融化加速,其在國際航運和地緣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愈發凸顯。

北極航道的開啟,為(wei) 歐亞(ya) 之間的海上運輸帶來重大機遇,運輸時間和成本都有望大幅降低。

而格陵蘭(lan) 島正扼守這一潛在“黃金航道”的西北通道樞紐位置,無論是民用船隻還是軍(jun) 事部署,都將因此獲得更多戰略縱深。

格陵蘭(lan) 島在北極航道中占據舉(ju) 足輕重的地位。這條航道從(cong) 白令海峽出發,繞開俄羅斯和北美沿岸,直接穿越北冰洋的中心區域,途經格陵蘭(lan) 島,最終抵達歐洲大陸。

相比傳(chuan) 統航道,北極航道極大地縮短了美國與(yu) 歐洲之間的運輸距離,可節約約四成的航程,運輸時間至少減少一周。這使得北極航道成為(wei) 全球航運業(ye) 的關(guan) 注焦點。

image.png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學術界普遍預測,覆蓋格陵蘭(lan) 島的冰層將持續融化變薄。

到2030年左右,北冰洋夏季或將出現“自然融冰”,成為(wei) 一條可供通行的天然水道。這一變革無疑將顯著提升“北極航道”的地緣經濟價(jia) 值。

格陵蘭(lan) 島作為(wei) 全球最靠近北極的陸地區域,不僅(jin) 是北極航道的關(guan) 鍵節點,更是未來航海貿易的重要樞紐。可以預見,格陵蘭(lan) 島的戰略與(yu) 經濟價(jia) 值將在未來的國際格局中得到進一步強化。

格陵蘭(lan) 島的地理位置賦予其極高的戰略價(jia) 值。作為(wei) 連接大西洋和北冰洋的關(guan) 鍵通道,它坐落於(yu) 兩(liang) 洋的咽喉地帶,西鄰美洲大陸,東(dong) 望亞(ya) 歐大陸,是“通兩(liang) 洋、瞰兩(liang) 陸”的核心地緣節點。

此外,北極地區因其高緯度的特殊性,被稱為(wei) “戰略製高點”。格陵蘭(lan) 島不僅(jin) 可以控製兩(liang) 洋的海上通道,還能為(wei) 軍(jun) 事、防禦和資源開發提供獨特的地理優(you) 勢。

image.png

(格陵蘭(lan) 島戰略位置重要 來源:BBC)

在廣袤的冰蓋之下,是大量因惡劣的自然和交通環境而未得到廣泛開發的礦產(chan) 資源儲(chu) 備,包括有儲(chu) 量巨大且品質較高的鐵礦、紅寶石礦、金礦和油氣資源,還有極其豐(feng) 富的稀土資源和鈾礦資源。

格陵蘭(lan) 島西南部可凡(Kvane field)地區的稀土礦儲(chu) 量估計有6.19億(yi) 噸,位居世界第二。此外,格陵蘭(lan) 首府努克附近發現了海上石油,東(dong) 海岸發現北極最大的油氣田。

倘若北極持續升溫,部分冰蓋融化後,資源開采的難度和成本將隨之下降,這在很大程度上將滿足美國在高首页天9国际手机版與(yu) 軍(jun) 工領域對於(yu) 關(guan) 鍵礦物的需求。

對於(yu) 特朗普而言,若能將格陵蘭(lan) 納入美國版圖,不僅(jin) 能強化北極軍(jun) 事存在,還能借此獲取潛在的經濟紅利。

從(cong) 更宏觀的角度看,格陵蘭(lan) 島作為(wei) 北極航道交通樞紐與(yu) 資源寶庫,不僅(jin) 引得美國加緊在此部署,俄羅斯、加拿大和歐盟等也在密切關(guan) 注。

格陵蘭(lan) 作為(wei) 北極三大航道的中心陸地,圍繞著北極航道的建設將成為(wei) 聯結北美、北歐、東(dong) 亞(ya) 的樞紐,與(yu) 越來越多的大國展開較量。而考慮到未來格陵蘭(lan) 島一旦獨立建國會(hui) 徹底改變北極地區的博弈格局,美國、日本、韓國和歐盟也都在未雨綢繆。

隨著全球暖化繼續推進,北極海冰範圍進一步萎縮,新航道將重新塑造國際貿易和能源供應格局。與(yu) 此同時,各國在北極地區的戰略競爭(zheng) 愈演愈烈,對於(yu) 掌握格陵蘭(lan) 島實際管控權的渴望將持續升溫。未來若格陵蘭(lan) 獨立或改變政治地位,更可能深刻影響北極事務乃至全球地緣政治的版圖。

值得注意的是,格陵蘭(lan) 島的生態和科研價(jia) 值同樣不容忽視。北極是觀測氣候變化的前沿陣地,冰川消融及海冰退縮的速率,對全球海平麵與(yu) 氣候模式都有重要啟示作用。各國科學家在格陵蘭(lan) 島進行長時間的氣象與(yu) 地質觀測,為(wei) 人類應對氣候危機提供了關(guan) 鍵數據。

三、美國虎視眈眈,警告丹麥?

2019年和2024年,格陵蘭(lan) 政府兩(liang) 次駁斥了特朗普購買(mai) 島嶼的提議。埃格德明確表示,“格陵蘭(lan) 是我們(men) 的。我們(men) 不是待售商品,也永遠不會(hui) 出售。”

針對特朗普的“帝國主義(yi) ”言論,埃格德嚴(yan) 厲回應。2019年,丹麥首相梅特·弗雷澤裏克森曾稱美國的提議“荒謬”。

image.png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 來源:BBC)

美國對格陵蘭(lan) 島的興(xing) 趣由來已久,早在19世紀就曾考慮過“購島”事宜。即將重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更在其執政期間多次高調提出收購格陵蘭(lan) 的想法,一度在國際社會(hui) 引發軒然大波。

特朗普對格陵蘭(lan) 島的關(guan) 注,既延續了美國自1860年代以來就有的“購島夢”,也與(yu) 他本人“地產(chan) 大亨”的思維模式相契合。除北極航道的戰略意義(yi) 之外,格陵蘭(lan) 島擁有豐(feng) 厚的石油、天然氣和稀土等關(guan) 鍵礦產(chan) 資源。

雖然格陵蘭(lan) 島目前為(wei) 丹麥領土,但美國早在19世紀就對其展現出收購意向。

1860年,美國總統安德魯·約翰遜曾考慮購入格陵蘭(lan) ,1867年美國國務院也對收購格陵蘭(lan) 和冰島展開調查。當時的研究報告認為(wei) ,格陵蘭(lan) 的戰略地位與(yu) 豐(feng) 富資源極具吸引力,但最終並未如同同年收購阿拉斯加般順利達成。

二戰期間,丹麥被納粹德國占領,英國和加拿大一度企圖“趁火打劫”控製格陵蘭(lan) 。美國出於(yu) 阻止英加行動的考慮,率先在島上建造多個(ge) 航空兵基地,並在戰爭(zheng) 期間臨(lin) 時代管格陵蘭(lan) 。戰後,該島重歸丹麥。

美國對格陵蘭(lan) 的關(guan) 注並未因此消退。1946年,總統杜魯門曾以1億(yi) 美元向丹麥報價(jia) 收購格陵蘭(lan) ,卻遭到丹麥政府拒絕。丹麥為(wei) 鞏固對格陵蘭(lan) 的管轄權,隨後於(yu) 1953年修改憲法,將格陵蘭(lan) 升格為(wei) 丹麥的一個(ge) 州。1979年,格陵蘭(lan) 被賦予更高自治地位,但仍在丹麥的主權之下。

冷戰時期,美國與(yu) 丹麥簽訂防務條約,獲得了在格陵蘭(lan) 島西北部海岸圖勒空軍(jun) 基地的軍(jun) 事使用權。該基地地處北極圈內(nei) ,自冷戰以來一直是美國北極戰略的重要支點,用於(yu) 觀察並預警他國洲際彈道導彈活動。

冷戰結束後,格陵蘭(lan) 的戰略意義(yi) 雖一度減弱,但近年隨著大國對北極地區影響力的爭(zheng) 奪不斷升溫,美國再次強化了對格陵蘭(lan) 的軍(jun) 事部署。

“也許特朗普談論購買(mai) 格陵蘭(lan) 島的信號是發給中國的,”蘭(lan) 德公司高級政治科學家斯蒂芬妮·佩紮德表示。正如特朗普對中國在巴拿馬的影響力表示擔憂一樣,中國在北極地區的存在以及與(yu) 俄羅斯的關(guan) 係“確實是美國非常擔憂的事情,”佩紮德在接受法新社采訪時說道。但這也可能是向丹麥傳(chuan) 遞一個(ge) 信號:如果你對中國過於(yu) 友好,美國會(hui) 成為(wei) 你的阻礙——盡管丹麥和格陵蘭(lan) 島一直是“非常好的北約盟友”。

四、丹麥官員在中國台灣刷存在感

近年來,丹麥政府卻對遙遠的中國推行強硬政策,尤其在台海地區刷存在感。

丹麥首相梅特·弗雷澤裏克森多次在國際場合對中國發表強硬言論,強調歐洲國家在處理與(yu) 中國關(guan) 係時應更加“現實”,並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在2024年9月的第79屆聯合國大會(hui) 期間,弗雷澤裏克森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聲稱,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使其能夠持續進行俄烏(wu) 衝(chong) 突,並呼籲中國為(wei) 此承擔“政治後果”。

此外,2024年11月13日,四名丹麥國會(hui) 議員亞(ya) 斯(Kim Aas)、拉森(Steffen Larsen)、必約恩(Mikkel Bjørn)訪問中國台灣,嚴(yan) 重影響了中國主權。

而曾任丹麥首相、北約秘書(shu) 長的丹麥政客拉斯穆森更是對華強硬派,目前擔任丹麥民主聯盟基金會(hui) 的主席。2023年11月,拉斯穆森率隊竄訪中國台灣,這是首位北約前秘書(shu) 長訪台。

拉斯穆森讚揚,中國台灣地區的“民主轉型”非常令人欽佩,尤其是在麵對“擁核鄰國”的“威脅和挑釁”的情況下,他希望通過這次訪問,向台當局表示對其“自由、和平、獨立地選擇自己的未來”的支持。

滑稽的是,到如今,拉斯穆森本國的最大島嶼卻被其馬首是瞻的美國覬覦,甚至要脫離丹麥獨立。

編輯:管一



點讚
收藏
管一
共發表140篇作品
最近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