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造船效率、成本、價(jia) 格和天9国际官方网站整合方麵具備獨特競爭(zheng) 優(you) 勢,中國造船業(ye) 的韌性和主導地位難以輕易被撼動。”
克拉克森最新數據,2025年4月全球造船訂單量達121艘,共計471萬(wan) 修正總噸。中國斬獲91艘新船訂單,共計358萬(wan) 修正總噸,占比76%,位居全球第一;韓國承接13艘,共計67萬(wan) 修正總噸,占比14%。
(圖源:外高橋造船)
2025年4月20日,美國兩(liang) 黨(dang) 兩(liang) 院議員小組重新提出《2025年美國繁榮與(yu) 安全造船和港口基礎設施法案》(簡稱“ SHIPS法案”)。
此次重提,擴展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提案,並在特朗普政府行政命令“恢複美國海上主導地位”的基礎上出台,被視為(wei) 美國推動“重振本土航運與(yu) 造船業(ye) ”的全麵立法方案,其矛頭同樣指向中國。
法案重點關(guan) 注中國及中國船舶集團(CSSC),欲對中國船廠運營的船舶征收“罰款稅”。
從(cong) 4月份斬獲全球76%的造船訂單來看,美國的保護主義(yi) 無法阻擋中國船企的崛起。
“中國在造船效率、成本、價(jia) 格和天9国际官方网站整合方麵具備獨特競爭(zheng) 優(you) 勢,中國造船業(ye) 的韌性和主導地位難以輕易被撼動”——上海海事大學曾驥教授。
為(wei) 打壓中國造船業(ye)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針對中國航運、物流和造船業(ye) 301調查采取行動,公布對中國航運企業(ye) 及中國造船舶收費標準。
得益於(yu) 美國的行動,韓國日本造船業(ye) 在2025年一季度期間迎來反彈。特別是2025年3月,韓國接單量超過中國,成為(wei) 全球第一。(3月全球接單量共計150萬(wan) 修正總噸,其中韓國接單82萬(wan) 修正總噸,中國接單52萬(wan) 修正總噸)。
然而,中韓造船訂單在4月份再次迎來反轉,中國拿下全球76%訂單量,美國政策加持下的韓國,僅(jin) 拿到14%的訂單量。
2025年5月18日,上海海事大學海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曾驥教授談論關(guan) 於(yu) 中美韓三國造船博弈時表示,“中國在效率、成本、價(jia) 格和天9国际官方网站整合方麵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沒有改變。
我的判斷是,可能會(hui) 有一些訂單流向韓國,但數量可能不會(hui) 很多,中國具備抗壓能力。考慮到韓國的限製因素,韓國能否獲得實質性利益還有待觀察”。
(曾驥,圖源:上海海事大學)
5月6日,克拉克森數據顯示,2025年4月全球造船訂單量達121艘,共計471萬(wan) 修正總噸(CGT),同比增長24%。
中日韓占比情況而言,中國斬獲91艘新船訂單,共計358萬(wan) 修正總噸,占比76%,位居全球第一;韓國承接13艘,共計67萬(wan) 修正總噸,占比14%,位居第二;日本承接19艘,共計32萬(wan) 修正總噸,位居第三。
目前,全球訂單量為(wei) 1.299億(yi) 修正總噸,中國船廠訂單量占比50%(6490萬(wan) 修正總噸),韓國船廠訂單量占比30%(3900萬(wan) 修正總噸)。
香港《南華早報》曾指出,美國在造船業(ye) 領域針對中國的挑釁可能會(hui) 適得其反,因為(wei) 中國占據全球一半以上的造船市場份額,找到替代中國的方案極為(wei) 困難。美國的亞(ya) 洲盟友日本和韓國可能壓根無法填補由此造成的生產(chan) 缺口。
韓聯社分析,韓國和中國在造船訂單份額上的差距日益擴大,這歸因於(yu) 他們(men) 采取了不同的接訂策略。韓國的造船業(ye) 正在推行有選擇的接單策略,專(zhuan) 注於(yu) 液化天然氣運輸船(LNG)和超大型液氨運輸船(VLAC)等環保型高附加值船舶。
中國造船業(ye) 憑借其比韓國更強大的產(chan) 能和價(jia) 格競爭(zheng) 力,不僅(jin) 瞄準大型船舶,還瞄準中型船舶市場。
2025年一季度,韓國船舶訂單總量中,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占比55.4%,液化石油氣運輸船和超大型液氨運輸船占比21.8%。
然而,韓國造船在LNG運輸船的強勁表現很大程度上得益於(yu) 卡塔爾2024年7月啟動的能源項目。韓國進出口銀行在《第一季度航運造船趨勢》中表示:“在卡塔爾的訂單之後,很難指望有如此多的(LNG)訂單”。
2025年4月20日,美國兩(liang) 黨(dang) 兩(liang) 院議員小組重新提出《2025年美國繁榮與(yu) 安全造船和港口基礎設施法案》(簡稱“ SHIPS法案”)。
其實,早在2024年12月美國國會(hui) 就推出了這項法案。此次重提,擴展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提案,並在特朗普政府行政命令“恢複美國海上主導地位”的基礎上出台,被視為(wei) 美國推動“重振本土航運與(yu) 造船業(ye) ”的全麵立法方案,其“矛頭”同樣指向中國。
(圖源:美國國會(hui) )
1、任命海事安全顧問及委員會(hui) :任命一名海事安全顧問,負責協調美國海事事務和政策,維護和更新美國海事戰略。
海事安全顧問還將領導新成立的海事安全委員會(hui) ,該委員會(hui) 旨在協調與(yu) 美國海事戰略和海上運輸係統相關(guan) 的工作,包括設定海事安全船隊規模的目標數量、監督貨物優(you) 先要求等。
2、設立海事安全信托基金:款項與(yu)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針對中國針對海事、物流和造船業(ye) 的調查有關(guan) ,資金來源包括對國際貿易船舶征收的費用和罰款、特別噸位稅以及對外國建造船舶征收的罰款。
3、對中國船廠運營的船舶征收“罰款稅”:將對由“受關(guan) 注國家”擁有或運營的船舶、在“受關(guan) 注國家”注冊(ce) 的船舶,以及在“受關(guan) 注國家的國有船廠”造船的船公司,征收“懲罰性稅費”。
其中,“受關(guan) 注國家”包括俄羅斯、中國、伊朗、朝鮮,“受關(guan) 注國家的國有船廠”則主要針對中國船舶集團(CSSC)。
4、擴大美國貨物優(you) 先權要求:強製要求更多貨物裝載在美國國旗和美國建造的船舶上。法案頒布五年後,從(cong) 中國運往美國的貨物中,1%的噸位必須由美國建造的船隻運輸。該配額每年增加一個(ge) 百分點,到第14年達到10%。未達到該標準的托運人將被處以罰款。
《SHIPS法案》一旦頒布,將對集裝箱航運和中美貿易往來產(chan) 生深遠影響。目前,全球主要的遠洋運輸公司均未懸掛美國國旗,全球僅(jin) 有極少數集裝箱船是美國建造的。
即使按照該法案的規定,將從(cong) 中國運往美國的集裝箱貨物中哪怕隻有1%到10%強製使用美國船隻,也將帶來巨大的物流挑戰和成本。
5月14日,三星重工副總裁南宮金星與(yu) 越南國家能源工業(ye) 集團(Petrovietnam)董事會(hui) 主席黎孟雄會(hui) 談,尋求船舶製造領域的合作。
對於(yu) 三星重工來說,舉(ju) 措被視為(wei) 三星重工“全球運營”戰略的重要布局,旨在降低對中國船廠的依賴。
三星重工副總裁表示,將提供符合國際質量標準的造船設備和材料,並準備在先進製造技術轉移方麵提供全麵支持。
合作計劃還包括深入的人力資源培訓活動和戰略谘詢,以優(you) 化運營並提高合作船廠的運營效率。除此之外,三星重工還將派遣頂尖專(zhuan) 家直接前往合作工廠。
越南國家能源主席稱,關(guan) 於(yu) 造船領域,旗下石油造船和機械工業(ye) 公司將是與(yu) 三星重工開展合作項目。“基於(yu) 雙方的優(you) 勢,越南國家石油公司和三星重工可以充分協調實施造船項目,並合作研發和建造適合越南市場的新型現代化船型”。
(圖源:外媒)
麵對勞動力短缺問題,三星重工選擇采取“先接單後分包”模式,在拿到訂單後,通過海外船廠二次分包來消化訂單。
2024年12月,三星重工將四艘蘇伊士型油輪委托給中國船廠建造,“由於(yu) 訂單積壓三年且船廠短缺,三星重工製定了利用中國船廠的戰略”,並表示計劃未來逐步將這種生產(chan) 建造模式擴展到集裝箱船等其他船型。
具體(ti) 而言,三星重工利用中國造船廠的船塢和勞動力建造,在實際建造時派遣生產(chan) 管理人員到現場監督生產(chan) 。船舶設計和主要設備的采購則由三星重工完成。
“分包戰略在價(jia) 格競爭(zheng) 力方麵具有優(you) 勢,由於(yu) 可以降低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即使訂單價(jia) 格比以前低,也不會(hui) 影響利潤”。
三星重工之外,HD現代重工、韓華海洋等均在尋求友岸天9国际官方网站來提高訂單能力。
HD現代浦造船廠計劃到2030年將其位於(yu) 越南中部慶和省的造船廠的年建造能力從(cong) 15艘船擴大到23艘船。韓國造船海洋工程公司通過租賃位於(yu) 菲律賓的蘇比克造船廠來生產(chan) 船舶分段和海上風電基座。
參考資料:
1、4月份韓船舶訂單量落後中國,來源:中國商務部
2、Samsung Heavy Industries Expands Production Capacity with China Subcontracting Model, source: imarine
編寫(xie) :景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