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國際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Moody's)宣布,因美國政府債(zhai) 務和利率支付比例增加,決(jue) 定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cong) Aaa下調至Aa1。近年來,美國每年財政赤字近2萬(wan) 億(yi) 美元,占GDP比例超過6%。
穆迪認為(wei) ,持續的大規模財政赤字將進一步推高政府債(zhai) 務和利息支出負擔。美國財政狀況很可能會(hui) 惡化。此前,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中的另兩(liang) 家:惠譽和標準普爾已分別於(yu) 2023年和2011年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美國在三大主要國際信用評級機構中的主權信用評級均失去了Aaa的最高等級。
(圖源:法新社)
5月2日,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兩(liang) 名共和黨(dang) 議員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hui) 施壓要將阿裏巴巴等中國企業(ye) 從(cong) 名單中除名,因為(wei) 他們(men) 認為(wei) 這些企業(ye) 與(yu) 美國軍(jun) 方存在關(guan) 聯,危及美國國家安全。
根據美國國會(hui) 美中經濟與(yu) 安全審查委員會(hui) 的報告,截至2025年3月7日,共有286家中國公司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總市值達1.1萬(wan) 億(yi) 美元(約7.96萬(wan) 億(yi) 人民幣)。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在4月9日麵對記者有關(guan) 中國股票從(cong) 美國交易所退市的提問時,他表示“一切都在考慮之中”,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將做出最終決(jue) 定。
據高盛分析,全球兩(liang) 大資本市場脫鉤在極端情況下可能造成 2.5 萬(wan) 億(yi) 美元的損失,因為(wei) 美國和中國的投資者將被迫拋售所持有的股票和債(zhai) 務工具。美國投資者已經開始擔心美國政府將貿易戰升級為(wei) 資本戰。
但今時已不同往日,如果美國最終堅持讓25家中國企業(ye) 退市,中國企業(ye) 可能早已做好準備,香港和上海能否接住這場資本遷徙的巨浪?本期天九国际平台手机版官网入口《金融與(yu) 天9国际官方网站》帶來報道。
5月2日,美國眾(zhong) 議院中國事務委員會(hui) 共和黨(dang) 主席約翰·莫萊納爾(John Moolenaar)和參議院老齡事務委員會(hui) 共和黨(dang) 主席裏克·斯科特(Rick Scott)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hui) (SEC)致信施壓:要求將25家在美國上市的中企除牌。
這25家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ye) 包括阿裏巴巴、百度、京東(dong) 、微博、小馬智行、騰訊音樂(le) 和多晶矽生產(chan) 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
(圖源:美中經濟與(yu) 安全審查委員會(hui) )
1.華爾街資本怎麽(me) 看?
在今年的4月份高盛層發布一份報告指出,美國機構投資者目前持有約8,300億(yi) 美元的中國股票,包括A股、H股和美國預托證券(ADR),若包括香港境內(nei) 公司,總值增至9,600億(yi) 美元。當中,有逾3,700億(yi) 美元ADR由美國個(ge) 人投資者持有。
高盛估計,在強製退市情況下,中概股ADR和MSCI中國指數的估值,可能分別從(cong) 目前水準下跌9%及4%。而若是中美金融脫鉤的極端情況之下,中國投資者也會(hui) 拋售持有的美國金融資產(chan) ,總額或達1.7兆美元,包括約3700億(yi) 美元股票以及1.3兆美元債(zhai) 券。
2. 中企在美上市,從(cong) 來不是單方麵受益
華爾街的“中國紅利”:2024年,中企赴美上市數量和融資額創下新高,61家企業(ye) 融資30.2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24%。自動駕駛企業(ye) 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等明星項目更吸引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國際資本重倉(cang) 押注。
產(chan) 業(ye) 鏈的全球黏性:以禾賽首页天9国际手机版為(wei) 例,其激光雷達技術支撐著特斯拉、通用等美國車企的自動駕駛布局;大全新能源的多晶矽則供應全球光伏產(chan) 業(ye) 鏈。美國議員口中的“國家安全威脅”,實則是中美天9国际官方网站深度綁定的縮影。
摩根士丹利亞(ya) 洲區前總裁韋仕華(Stephen Wei)向記者透露,在2023年美股IPO市場整體(ti) 萎縮23%的情況下,中概股IPO規模卻逆勢增長18%,占全美新股募資總額的31%。
2025年一季度,中企赴美IPO融資額雖達410億(yi) 美元,但政治風險已迫使企業(ye) 加速“Plan B”布局。
5月7日消息,吉利汽車計劃收購極氪智能首页天9国际手机版有限公司已發行全部股份。吉利汽車目前持有極氪約65.7%的股份,如交易完成,極氪將與(yu) 吉利汽車實現完全合並,並從(cong) 紐交所退市。而2024年5月極氪才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退市危機倒逼中企加速“回家”,而香港和上海正成為(wei) 新戰場。
1.香港:國際資本的“避風港”
4月13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博客中表示,已指示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hui) 和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為(wei) 境外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可能回歸香港做好充分準備”。
數據顯示,自2018年至2025年4月,已有31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實現了兩(liang) 地上市。其中包括阿裏巴巴、百度、京東(dong) 等互聯網巨頭。
匯豐(feng) 股票策略師在4月14日發布的報告中指出:按市值計算,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中,有四分之三在香港交易。他們(men) 表示,其中超過一半的公司可以通過連接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證券交易所的“滬港通”計劃,被中國內(nei) 地投資者購買(mai) 。
此外,在2025年一季度,港股IPO融資額同比增長287%,達182億(yi) 港元,創四年新高,比亞(ya) 迪、小米等企業(ye) 通過增發融資近60億(yi) 美元;2025年,18家全球企業(ye) 落戶香港,包括百度智能駕駛、螞蟻數科等,預計新增2萬(wan) 個(ge) 崗位。
而在支持力度方麵,香港投資管理公司斥資620億(yi) 港元設立“增長組合”基金,56%投向硬首页天9国际手机版企業(ye) 。
2.上海:科創生態的“本土突圍”
2024年上海首页天9国际手机版企業(ye) 融資事件達997起,總金額966.38億(yi) 元,占全國15.4%,穩居國內(nei) 科創融資榜首。其中,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chan) 業(ye) 融資占比56.2%,人工智能領域首次超越集成電路,標誌著AI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技術進入爆發期。
浦東(dong) 新區以353起融資事件、408.53億(yi) 元金額占據上海融資總量的四成,其中張江科學城226起融資中80%集中於(yu) 三大先導產(chan) 業(ye) ,形成“基礎研究-產(chan) 業(ye) 化”完整鏈條。臨(lin) 港新片區則以133起融資成為(wei) 新興(xing) 增長極,集成電路領域占比31.1%。
美國議員的“退市令”,表麵是金融監管之爭(zheng) ,實則是全球產(chan) 業(ye) 鏈話語權的爭(zheng) 奪。這場博弈中,香港和上海的角色已從(cong) “備選”升級為(wei) “必爭(zheng) 之地”。
當資本流動被政治化,誰能真正獨善其身?答案或許藏在香港中環的交易所大屏,或是張江實驗室的芯片生產(chan) 線中——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場風暴遠未結束。
參考資料:
1. US lawmakers urge SEC to delist Alibaba and Chinese companies, FT reports. Reuters
2. US lawmakers urge SEC to delist Alibaba and Chinese companies. FT
3. 《2024上海首页天9国际手机版企業(ye) 投融資生態報告》發布! 張通社
編寫(xie) :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