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汙染範圍已從進口冷鏈食品擴展到貨運集裝箱
2020-11-26 10:35:53
2296
0
天九国际平台手机版官网入口 張牧之

在過去幾天,天津、上海、內(nei) 蒙古三地同時出現疫情。此前國內(nei) 疫情進入常態化,雖然全國各地偶有疫情出現,但往往都是“單點式”,而此次多地接連出現本土確診病例還是疫情常態化後的頭一次。

零星“疫”火不絕,不免讓人重新緊張起來,冬季新冠疫情難以控製?

天津疫情源自進口冷鏈

11月24日,在第155場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hui) 上,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介紹,海聯冷庫與(yu) 瞰海軒的疫情沒有關(guan) 聯性,是兩(liang) 起獨立的發病,海聯冷庫感染來源是北美豬頭。

11月4日是海聯冷庫的入庫日,當天有三批貨在不同的時間運到海聯冷庫,一批是德國豬肘,另外兩(liang) 批是北美豬頭。a4a34f7db3274df08ed51facf10dc2d6.jpg

圖為(wei) 天津濱海新區疫情感染源 來源:天津發布

北美進口冷鏈食品環境著實堪憂。近日,據美國《赫芬郵報》曝光,美國知名肉類食品企業(ye) 泰森(Tyson Foods)加工廠內(nei) 出現大量感染和死亡案例。根據當地衛生局的說法,該廠3000多名工人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感染了新冠病毒。

天津市衛生健康委疾控處處長韓金豔表示,天津的這次疫情,有幾例都是和冷鏈食品的從(cong) 業(ye) 人員相關(guan) 。這也提醒我們(men) 下一步必須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的防控。

實際上,因此前北京、大連、青島疫情均曝出與(yu) 冷鏈相關(guan) ,有關(guan) 部門早已逐步加強冷鏈環節的疫情防控。日前福建、湖北、甘肅、山東(dong) 等多地又曝出從(cong) 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後,各地已紛紛加強從(cong) 進貨到消費終端的冷鏈食品防控。

然而,要做好“物傳(chuan) 人”疫情防控,需要關(guan) 注的還不僅(jin) 僅(jin) 是冷鏈。

“物傳(chuan) 人”可能引爆疫情

麵對嚴(yan) 峻的國際疫情防控形勢,“人、物”同防外防輸入的重要性被官方及專(zhuan) 家學者屢次提及。

上海市疾控中心23日透露,日前當地確診的一例病例,與(yu) 在安徽確診的另一例病例同為(wei) 上海浦東(dong) 機場從(cong) 事貨物搬運的工友,兩(liang) 人曾於(yu) 同一日共同進入並清理過一個(ge) 來自北美地區返滬後的航空集裝器。暴露時間到發病時間符合發病潛伏期,同時兩(liang) 例病例基因高度同源,與(yu) 北美流行株高度相似,提示感染來源為(wei) 境外輸入。

46d52ed66bb1419687d3a723595a0c82.png

央視《新聞1+1》節目截圖

11月23日,央視《新聞1+1》節目中,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zhuan) 家吳尊友解讀了疫情最新情況。據悉,上海本輪疫情感染源初步鎖定,可以聚焦在境外輸入的航空集裝器上。航空集裝器可理解為(wei) 貨運飛機上的集裝箱,封閉起來運輸貨物。

這意味著,冬季所有國際運輸環境都類似於(yu) 冷鏈係統,為(wei) 病毒提供載體(ti) 。

“進入冬季以後,所有國際貨運環境類似於(yu) 夏天所說的冷鏈,冬季低溫造成‘非冷鏈’趨於(yu) ‘冷鏈’效果。”吳尊友介紹,新冠病毒喜歡低溫環境,溫度越低,存活時間越長。進入冬季以後,空運、陸運、海運所有國際運輸的環境都類似於(yu) 冷鏈係統,可能成為(wei) 病毒載體(ti) 。再加上國際疫情日益嚴(yan) 峻,通過境外貨物把病毒帶到國內(nei) 的風險明顯增加。

吳尊友表示,“物傳(chuan) 人”可能會(hui) 引爆一起疫情,但“人傳(chuan) 人”在流行擴散中發揮的作用最大。可見,冷鏈食品包括進口低溫下的物品有可能成為(wei) 新冠病毒傳(chuan) 播的媒介成為(wei) 新的傳(chuan) 染源。因此,進口非冷鏈貨品也要按冷鏈標準管理,堅持貨品采樣檢測、人員定期篩查。

今冬麵臨(lin) 境外輸入疫情大考

從(cong) 全球疫情形勢來看,進入初冬以後,全球每日新增確診數經常突破60萬(wan) 例,過去11個(ge) 月多次創造新紀錄。

3e6c24b617c8400bbfecc60d3e9f7f49.png

央視新聞正直播截圖

今天(11月25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稱,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截至目前累計超過5890萬(wan) 人感染,近30天全球日均新增確診超50萬(wan) 例。我國境外輸入病例來源國家不斷增多,傳(chuan) 播風險進一步加大。

從(cong) 國內(nei) 疫情形勢看,今年4月份以來,大連、新發地、青島、天津等多地出現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幾乎都與(yu) 進口冷凍(海鮮)食品有關(guan) 。最近滿洲裏、天津、上海確診的病例,不同程度地都與(yu) 境外輸入有關(guan) ,特別是天津的確診病例與(yu) 進口冷鏈有直接關(guan) 係。

米鋒介紹,近30天,我國累計新增本土確診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多數病例來自聚集性疫情,疫情傳(chuan) 播呈現出“從(cong) 物到人”和“從(cong) 人到人”並存的特征。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產(chan) 品範圍從(cong) 海產(chan) 品到畜禽肉類產(chan) 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cong) 冷鏈食品擴展到集裝箱。

冬季“物傳(chuan) 人”風險正在加大,一線貨運從(cong) 業(ye) 人員等高風險人群的安全如何保障?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表示,為(wei) 切實做好物防、人防等方麵工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印發了《冷鏈食品生產(chan) 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指南》要求對食品冷鏈從(cong) 業(ye) 人員在各個(ge) 環節,包括裝卸、生產(chan) 、加工、運輸、銷售、餐飲,各個(ge) 環節如何做好新冠病毒防控都提出了具體(ti) 要求。要求從(cong) 業(ye) 人員要加強日常防護,加強健康監測,加強核酸的主動篩查。

比如說針對反複接觸進口冷鏈食品的高風險人群,比如說裝卸搬運工,在上崗前一定要佩戴好工作衣帽,戴好一次性醫用口罩、手套,而且必要的時候還要戴護目鏡和麵屏,在整個(ge) 搬運過程中要防止皮膚直接接觸冷鏈物品表麵,搬運結束後立刻洗手消毒。在沒有脫掉工作服和洗手消毒之前切忌觸摸口、眼、鼻,還要對從(cong) 業(ye) 人員加強定期的核酸篩查。我想隻要冷鏈食品從(cong) 業(ye) 人員按照相關(guan) 要求,把這些防控措施切實落實到位,安全是有保障的,也可以大大降低食品冷鏈從(cong) 業(ye) 人員感染的風險。

(編輯:黑曜)


合作聯係

111.jpg

點讚
收藏
張牧之
共發表37篇作品
最近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