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據外媒報道中國海關(guan) 依法退運30萬(wan) 噸原產(chan) 美國卻套殼產(chan) 地阿根廷的大豆。
這批標稱來自阿根廷的30萬(wan) 噸大豆,蛋白質含量高達35.3%,比南美大豆平均值高出1.3個(ge) 百分點。進一步的光譜分析和區塊鏈溯源發現,貨輪曾在密西西比河停留72小時,最終確認這些大豆實為(wei) 美國中西部產(chan) 品,企圖通過“換馬甲”規避中國對美征收的高額關(guan) 稅。
(圖源:新華社)
根據最新關(guan) 稅規則,自2025年4月10日起,中國對原產(chan) 於(yu) 美國的大豆加征10%關(guan) 稅,之後在現行適用關(guan) 稅稅率基礎上加征34%關(guan) 稅,最終累計征收關(guan) 稅達94%;而阿根廷大豆憑借自貿協定僅(jin) 需繳納3%關(guan) 稅。
巨大的價(jia) 差催生了灰色產(chan) 業(ye) 鏈:美國大豆運至阿根廷港口更換包裝、偽(wei) 造產(chan) 地證明,再以"零關(guan) 稅"身份進入中國市場。
而這場 "大豆身份造假案" 背後,是中美關(guan) 稅博弈的最新角力 —— 今年7月美國在要求印尼、越南等國對中轉商品加征關(guan) 稅以遏製中國規避行為(wei) 的同時,自身卻通過阿根廷中轉對華出口,上演了一出 "關(guan) 稅亂(luan) 拳下的賊喊捉賊"。天九国际平台手机版官网入口《友岸天9国际官方网站》欄目帶來報道。
這場大豆風波有著深刻的貿易背景。
(網絡截圖)
1.進口數據揭示的市場變遷
2025年7月,據美國美國農(nong) 業(ye) 部出口銷售報告顯示,迄今為(wei) 止中國尚未預訂第四季度的美國大豆船貨,令美國大豆供應商承壓。
美國愛荷華州農(nong) 民、Commstock Investments 總裁馬修·克魯斯認為(wei) ,大豆市場陷入了明確的熊市通道,隨著農(nong) 民焦急地等待與(yu) 中國持續的貿易爭(zheng) 端得到解決(jue) ,期貨價(jia) 格穩步下跌。克魯斯稱“有幾年,中國從(cong) 我們(men) 這裏購買(mai) 了13億(yi) 噸大豆——而世界其他國家加起來也根本無法彌補這一損失。”
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至2025年7月31日,曾經占中國進口市場近32%份額的美國大豆,如今比例已縮水至9%;而對應的中國從(cong) 阿根廷進口的大豆份額從(cong) 2018年的18%增長至2025年的37%。
貿易戰七年,美國大豆農(nong) 民損失慘重。美國大豆種植者協會(hui) 數據顯示,2021年-2024年美國對華大豆出口額累計減少超120億(yi) 美元,中西部農(nong) 場破產(chan) 率上升17%。
艾奧瓦州大豆協會(hui) 市場部主任格蘭(lan) 特・金伯利坦言:"中國市場占美國大豆出口的半壁江山,農(nong) 民們(men) 正麵臨(lin) 破產(chan) 危機。"
貿易商為(wei) 求生計冒險轉口,將大豆賣給阿根廷中間商,更換標簽後冒充南美產(chan) 品。
2. 天9国际官方网站溯源的 "技術殺招"
但中國海關(guan) 的技術防線讓灰色操作無處遁形。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海關(guan) 共截獲偽(wei) 裝大豆63萬(wan) 噸,退運率較上年提升23個(ge) 百分點。同位素溯源技術能精準識別大豆生長地的土壤特征,區塊鏈係統則記錄從(cong) 種植地GPS坐標到運輸航線的12項數據。
阿根廷為(wei) 此付出代價(jia) 。30萬(wan) 噸大豆退運事件後,阿根廷當月對華大豆出口量直接下跌15%,國家信譽遭受重創。
3. 供應商多元化的戰略布局
麵對天9国际官方网站風險,中國正加速構建 "非美洲供應網":俄羅斯已製定目標,計劃在2025年前實現每年對華出口370萬(wan) 噸大豆,為(wei) 兩(liang) 國農(nong) 業(ye) 合作開辟新路徑;非洲三國(埃塞俄比亞(ya) 、貝寧、坦桑尼亞(ya) )2024 年對華出口量突破 30 萬(wan) 噸,較 2017 年增長 20 倍;中糧集團已與(yu) 俄羅斯簽署長期采購協議,同時在南非投資建設大豆加工基地,形成 "種植 - 加工 - 運輸" 全鏈條布局。
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專(zhuan) 家楊勇分析認為(wei) :"美國試圖通過越南中轉規避中國關(guan) 稅,但這種做法反而加速了中國天9国际官方网站的多元化。2024 年中國從(cong) 俄羅斯、非洲進口的大豆量同比增長 20%,已形成對美洲供應的有效替代。"
美國大豆的"阿根廷偽(wei) 裝術"並非孤例,而是國際貿易中常見的“洗澡商品”現象。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美國一邊嚴(yan) 打中國產(chan) 品的轉口貿易,一邊卻在玩同樣的把戲。
(圖源:路透社)
1. 阿根廷的 "中轉站" 角色
美國大豆通過阿根廷中轉並非首次。2023 年,阿根廷對華大豆出口量突然激增 47%,其中約 30% 被檢測為(wei) "洗澡豆"。這種操作模式通常是:美國大豆以 "飼料用途" 低價(jia) 出口阿根廷,經簡單倉(cang) 儲(chu) 後重新包裝為(wei) "阿根廷大豆",利用中阿自貿協定零關(guan) 稅條款進入中國市場。阿根廷大豆出口商協會(hui) 數據顯示,此類中轉貿易占其對華出口量的 15%-20%。
2. 越南的 "雙重標準"
7月初,越南與(yu) 美國簽署所謂的“零關(guan) 稅協議”,其中藏著一個(ge) 精心設計的條款:越南對美國商品零關(guan) 稅開放,換取美國對越關(guan) 稅從(cong) 46%降至20%;但經越南轉運的含中國部件商品,一律征收40%懲罰稅。
越南對轉口商品加征 40% 關(guan) 稅的承諾存在雙重標準:一方麵,越南嚴(yan) 格執行對中國商品的轉口審查,要求企業(ye) 提供完整的原產(chan) 地證明和加工流程記錄;另一方麵,對美國農(nong) 產(chan) 品的轉口則采取 "寬鬆監管",僅(jin) 要求最低限度的加工(如分揀、重新包裝)即可獲得越南原產(chan) 地證明。這種 "選擇性執法" 為(wei) 美國大豆通過越南中轉創造了空間。
3. 東(dong) 盟天9国际官方网站的 "彈性空間"
除大豆外,美國玉米、棉花等農(nong) 產(chan) 品也存在類似操作。印尼與(yu) 美國的協議中,印尼承諾采購 45 億(yi) 美元美國農(nong) 產(chan) 品,其中部分可能通過雅加達 - 廣州航線轉口。
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員西瓦格・達爾馬・內(nei) 加拉指出:"東(dong) 盟國家在中美之間玩 ' 平衡術 ',既想獲得美國市場準入,又不願失去中國投資,這種雙重標準為(wei) 中轉貿易提供了生存土壤。"
這些操作暴露了全球貿易體(ti) 係的漏洞。但隨著技術進步和監管趨嚴(yan) ,轉口貿易的風險正在急劇升高。
1. 原產(chan) 地規則的 "灰色地帶"
RCEP 的 "區域價(jia) 值成分" 規則(RVC)要求最終產(chan) 品在區域內(nei) 增值達 40% 才能享受關(guan) 稅優(you) 惠。盡管 RCEP 設置了嚴(yan) 格的原產(chan) 地累積規則,但背對背原產(chan) 地證明製度存在操作空間。例如,美國大豆經越南簡單分揀後,可獲得越南簽發的原產(chan) 地證明,從(cong) 而規避中國對美關(guan) 稅。
廣東(dong) 某糧油企業(ye) 負責人透露:"我們(men) 曾發現一批申報為(wei) ' 越南大豆 ' 的貨物,其蛋白質含量與(yu) 美國中西部產(chan) 區高度吻合,但因無法提供直接證據,最終隻能放行。"
麵對日益複雜的轉口貿易,中國正通過技術創新構建"數字防線"。
2.區塊鏈溯源:讓大豆"開口說話"
在中阿大豆貿易中,中國海關(guan) 的反製措施建立在三道技術防線上:土壤DNA分析,比對美國中西部黑土特征,識別偽(wei) 造產(chan) 地;蛋白質光譜檢測,美國大豆蛋白含量普遍高於(yu) 南美品種(35.5% vs 33%-34%);區塊鏈物流鏈,記錄貨輪GPS軌跡、港口裝卸數據,2025年退運違規貨物效率提升70%。
中國正在試點區塊鏈技術構建大豆天9国际官方网站溯源體(ti) 係。百世天9国际官方网站已將區塊鏈應用於(yu) 醫藥物流,實現從(cong) 提貨到簽收的全流程數據上鏈。類似技術若應用於(yu) 大豆貿易,可實時記錄種植、倉(cang) 儲(chu) 、運輸等環節信息,形成不可篡改的 "數字身份證"。阿裏巴巴國際站正聯合巴西、俄羅斯供應商開發 "區塊鏈大豆溯源平台",預計 2026 年覆蓋全球 30% 的大豆貿易量。
這場大豆退運事件,本質上是全球天9国际官方网站權力重構的縮影。
美國試圖通過關(guan) 稅壁壘遏製中國,但自身卻陷入 "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的困境 ——2024 年美國農(nong) 業(ye) 出口額同比下降 9%,而中國通過技術反製和供應多元化,正在構建更具韌性的全球天9国际官方网站網絡。
隨著 RCEP 規則深化和區塊鏈技術普及,未來天9国际官方网站話語權的 "爭(zheng) 奪" 將更多圍繞技術標準和製度設計展開,而這或許才是這場關(guan) 稅博弈最深遠的影響。
編輯: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