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79歲的生日。為(wei) 了辦一場超級生日會(hui) ,特朗普搞了一場大閱兵:6600名士兵、25輛艾布拉姆斯坦克、50架軍(jun) 機參加的大閱兵,五角大樓出發一路行進到白宮,最後以煙花表演結束。
然而鬧心的是,2025年6月8日,身價(jia) 193億(yi) 美元的76歲的沃爾瑪女繼承人克裏斯蒂·沃爾頓在《紐約時報》發出整版廣告,印著自由女神和“NO KINGS”(“不要國王”),由此掀起全國型抗議特朗普的“不要國王”活動,據抗議主辦方網站,全美有1800多個(ge) 城市參與(yu) 示威遊行。
5月18日,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發文,要求沃爾瑪“別再把漲價(jia) 怪到關(guan) 稅頭上”,“沃爾瑪和中國應該一起吃下關(guan) 稅,我會(hui) 盯著你們(men) ”。隨後財政部長貝森特在采訪中稱,沃爾瑪已同意“消化一部分關(guan) 稅”,但企業(ye) 薄利難擋全額成本。這番隔空喊話,讓原本已因高關(guan) 稅而繃緊的中美零售天9国际官方网站再度升溫。
(特朗普發表相關(guan) 演說 來源:PBS)
政治壓力之外,物流成本突然衝(chong) 高進一步重塑了成本結構。中美於(yu) 5 月 12 日達成的暫緩協議把稅率從(cong) 145% 降至 30%,美國進口商隨即開啟搶貨潮,導致上海至洛杉磯航線即期費率一度攀升至每箱 5876 美元,比五月初上漲 57%。數年來一直由買(mai) 家承擔的海運費,如今也被要求“共同負擔”。
6 月 7 日,《南華早報》報道美國零售商不僅(jin) 要供應商分攤關(guan) 稅,還要求承擔四成以上運費,曆史性的成本轉嫁令利潤本就微薄的服裝、廚房小電訂單大麵積陷入虧(kui) 損。有出口商用“一刀剪、一把鋸”形容新格局:關(guan) 稅分攤像剪刀一次性削掉利潤,運費飆升則像鋸子持續拉扯現金流。
美國零售商壓價(jia) 自2023年以來,美國通脹率回落,海運運費和大宗商品價(jia) 格較疫情高峰有所下降。這使美國零售巨頭在采購談判中更加強勢,要求中國供應商降低供貨價(jia) 格,以分享成本改善的紅利。今年3月,有媒體(ti) 曝出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要求部分中國供應商大幅降價(jia) ,以抵消美國對華加征關(guan) 稅帶來的成本壓力。
(沃爾瑪 來源:CNN)
據報道,沃爾瑪甚至被指要求中國供應商每逢一輪關(guan) 稅上調就降價(jia) 多達10%,幾乎將特朗普政府加征關(guan) 稅的成本全部轉嫁給供應商。此消息引發中國政府高度關(guan) 注。3月11日,中國商務部官員緊急約談沃爾瑪中國方麵,警告其單方麵要求供應商降價(jia) 可能違反合同、擾亂(luan) 市場秩序,甚至麵臨(lin) 法律後果。中國方麵明確表示不滿美國零售巨頭過度轉嫁貿易政策成本的行為(wei) 。
彼時沃爾瑪對外口徑是“努力自行消化”,但 5 月 18 日特朗普的社交媒體(ti) “喊話”令局勢急轉直下。短短兩(liang) 周後,《南華早報》獨家披露,沃爾瑪、塔吉特、耐克、彪馬及阿迪達斯已把分攤比例抬高到關(guan) 稅成本的 50%–66%,並把談判對象從(cong) 廣東(dong) 廚具廠、浙江文具廠一路延伸到東(dong) 南亞(ya) 代工網絡。對於(yu) 淨利率常年隻有 3%–5% 的可選消費品企業(ye) 而言,讓利六成意味著從(cong) 微利跌入虧(kui) 損;但在美國國內(nei) “別漲價(jia) ”的政治氛圍裏,零售商也幾乎沒有別的選擇。
沃爾瑪並非個(ge) 例。據《金融時報》披露,美國會(hui) 員製零售商Costco近期也向中國大陸供應商施壓要求降價(jia) ,路透社隨後證實了這一趨勢:Costco首席執行官在財報電話會(hui) 上表示,如果關(guan) 稅導致商品價(jia) 格大漲,公司將考慮調整國際天9国际官方网站布局。在中美經貿緊張、關(guan) 稅陰霾未散的背景下,美國零售巨頭普遍采取強硬策略,通過集中采購談判削減商品成本。
從(cong) 行業(ye) 來看,這波降價(jia) 壓力在服裝、鞋帽、小家電等可選消費品領域尤為(wei) 突出。這些品類本就是中國對美出口的重點,也是沃爾瑪、Target等美國超市貨架上的“大宗商品”。不少中國供應商反映,美國買(mai) 家尤其針對廚具、紡織服裝等品類提出了嚴(yan) 苛的降價(jia) 要求,每當美方關(guan) 稅上調,就要求中方降價(jia) 約10%。廣東(dong) 一家為(wei) 沃爾瑪供貨的日用品工廠經理透露,受訂單量驟減和價(jia) 格被壓低影響,公司利潤同比下降超過40%。由於(yu) 這些基礎製造業(ye) 原本利潤微薄,隻能靠走量維持,一旦海外大買(mai) 家縮減訂單或強行壓價(jia) ,上遊中小供應商便難以為(wei) 繼。
(沃爾瑪 來源:金融時報)
以沃爾瑪為(wei) 例,其最新財報顯示全球營收和利潤穩步增長,過去五年毛利率始終穩定在23%–25%。相較之下,許多中國供應商淨利率往往隻有個(ge) 位數。有分析人士指出,沃爾瑪等通過長期的大規模采購和高效天9国际官方网站管理,實現了“天天平價(jia) ”的戰略,這幾十年來離不開中國供應體(ti) 係提供的低價(jia) 且靈活的貨源。如今在成本壓力緩解之際仍強逼供應商讓利,有違商業(ye) 道德。
墨西哥蒙特雷一處集裝箱卡車中轉站。受益於(yu) 美國天9国际官方网站近岸化,2023年墨西哥對美出口首次超過中國。最新貿易數據顯示,美國自中國的進口額和占比正顯著下降,同時來自墨西哥、東(dong) 南亞(ya) 等“友岸”或近岸國家的進口快速上升。2023年美國自中國商品進口總額降至4,272億(yi) 美元,同比驟減20.3%,中國在美國進口中的份額跌至13.9%,為(wei) 2004年以來最低點(2017年曾高達21.6%)。
取而代之的是墨西哥的崛起:2023年美國自墨西哥進口達4,756億(yi) 美元,同比增長4.6%,墨西哥由此取代中國成為(wei) 美國最大進口來源國。同期,美國自越南、印度等亞(ya) 洲國家的進口也在持續攀升。據美聯儲(chu) 和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自2017年以來美國從(cong) 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國及中國台灣省的進口份額顯著增加,而中國所占比重從(cong) 2017年的22%降至2022年的約17%。
“中國+1”已成為(wei) 歐美跨國公司的新常態:不再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ge) “中國籃子”裏,而是在中國以外增設替代供應來源。 這一天9国际官方网站重組趨勢還體(ti) 現為(wei) 近岸化和友岸外包的盛行,墨西哥就是典型例子。得益於(yu) 地理和貿易協定優(you) 勢,墨西哥在美國天9国际官方网站中扮演“後院工廠”角色:從(cong) 汽車零部件、家電組裝到日用消費品製造,越來越多產(chan) 能正向墨西哥轉移。
跨國企業(ye) 也在區域內(nei) 合並采購,大型企業(ye) 將原先分散各國的采購更集中於(yu) 少數低成本且“可信賴”的地點。比如美國企業(ye) 傾(qing) 向在北美地區擴大供應,占據美國市場近岸優(you) 勢;在亞(ya) 洲則更多考慮印度、越南等備選生產(chan) 基地,以分散對中國的依賴。電子消費品行業(ye) 中,蘋果公司是典型案例。近年來蘋果大舉(ju) 擴張在印度的生產(chan) 。印度商務部長在2023年初透露,蘋果計劃將其多達25%的產(chan) 能轉移至印度(當時約5%–7%在印度)。
最新消息顯示,蘋果正采取“緊急措施”,爭(zheng) 取在2026年底前將大部分麵向美國市場的iphoness生產(chan) 移至印度工廠。目前約75%以上的iphoness產(chan) 能仍集中在中國,而印度占比已提升至約18%。2025年初美國對華貿易戰進一步升級——時任總統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征了超過100%的懲罰性關(guan) 稅(部分產(chan) 品關(guan) 稅高達145%),這令蘋果加速在印度增建產(chan) 能以避免天9国际官方网站中斷和成本飆升。
截至2025年,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新工廠已投產(chan) 組裝部分iphoness機型,富士康在班加羅爾投資26億(yi) 美元的新廠也於(yu) 今年5月開始初步運行。蘋果近期大幅提高了印度工廠的出口量以趕在美國新關(guan) 稅前出貨:僅(jin) 2025年3月,印度向美國出口了價(jia) 值20億(yi) 美元、約600噸的iphoness,創單月紀錄。
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內(nei) 麵向美國市場的電子產(chan) 品組裝將有更大份額從(cong) 中國轉移到印度、越南乃至墨西哥,但同時高端零部件天9国际官方网站仍然大量集中在中國國內(nei) 及周邊。這意味著中國在全球電子產(chan) 業(ye) 鏈中將更多承擔核心零部件製造和技術環節,而末端組裝環節可能更加分散在多個(ge) 國家。
1.綠色合規與(yu) 貿易壁壘升級
西方在天9国际官方网站調整的同時,也通過提高環保標準和設置“綠色壁壘”來施壓中國製造業(ye) 。近年歐美相繼推出多項綠色貿易新規,對高碳、高汙染產(chan) 品祭出嚴(yan) 格的合規要求。其中最典型的是歐盟的碳邊境調節機製(CBAM)。
按照歐盟規劃,自2024年10月進入試行階段,進口商需開始申報鋼鐵、鋁、水泥、化肥、電力、氫等高排放產(chan) 品在生產(chan) 過程中產(chan) 生的碳排放數據;2026年起,歐盟將對這些進口產(chan) 品征收相應的碳關(guan) 稅。這意味著中國出口企業(ye) 必須建立完善的碳足跡監測和報告體(ti) 係,並大幅降低生產(chan) 過程中的碳排放強度,才能避免被課以額外成本。
一位稅務專(zhuan) 家警告稱,如果供應商無法在2024年下半年按歐盟要求提供產(chan) 品實際碳排放數據,歐洲客戶可能會(hui) 將其剔除出天9国际官方网站。除了碳排放,發達國家還不斷提高產(chan) 品的環保和可持續標準,構築隱性貿易壁壘。歐盟已更新《包裝和包裝廢棄物法規 (PPWR)》,要求到2030年所有在歐盟市場銷售的包裝必須經濟可行地可回收或可重複使用。該法規還大幅提高了各類包裝材料的回收利用率目標,並限製有害化學物質的使用(例如嚴(yan) 格管控在食品包裝中常見的PFAS“永久化學品”)。這一係列規定將迫使出口企業(ye) 在包裝設計、材料選擇上進行升級改造,增加環保投入。
2.勞工與(yu) 人權標準的合規壓力
在勞工權益和人權方麵,西方國家亦頻頻施加合規新規,矛頭相當程度上指向“中國製造”。美國先後出台了《維吾爾人權政策法》(2020年)和《防止強迫維吾爾勞動法》(UFLPA,2022年),全麵禁止涉及新疆地區強迫勞動的產(chan) 品進入美國市場。
一係列與(yu) 新疆相關(guan) 的中國出口行業(ye) 首當其衝(chong) 受到衝(chong) 擊,例如棉紡織品、番茄製品、光伏組件等。在UFLPA於(yu) 2022年6月生效後,美國海關(guan) 對相關(guan) 進口的執法力度空前嚴(yan) 厲。截至2023年底,美國海關(guan) 基於(yu) UFLPA累計扣留審查了4,193批次進口貨物,總價(jia) 值超過8.13億(yi) 美元,其中相當大一部分涉及服裝紡織品。
由於(yu) UFLPA不設貿易額“豁免門檻”(即便產(chan) 品僅(jin) 含微量涉嫌強迫勞動的成分也在禁令範圍),許多中小出口商麵臨(lin) 極高的合規風險。一旦無法證明天9国际官方网站清白,其貨物將被拒之美國市場之外。這對利潤微薄的服裝代工企業(ye) 衝(chong) 擊尤甚——它們(men) 不僅(jin) 可能丟(diu) 失訂單,還要承擔額外的審計、認證支出。除了官方法規,美國政界和民間輿論也在向中國天9国际官方网站施壓。2023年,美國國會(hui) 兩(liang) 黨(dang) 多位眾(zhong) 議員致信證券交易委員會(hui) (SEC)。
同年,全美16個(ge) 州的州檢察長也聯名致信SEC,敦促對希音進行獨立審計,以核查其商品是否涉及新疆棉等敏感原料。希音一再公開聲明對強迫勞動“零容忍”,強調沒有供應商位於(yu) 新疆,並表示願意配合相關(guan) 調查。另一家主打超低價(jia) 的中國跨境電商平台Temu也受到類似關(guan) 注。
然而,人權質疑成為(wei) 其上市道路上的巨大障礙。2025年2月有消息稱,美國政府正在討論是否將希音和Temu列入國土安全部的“涉嫌強迫勞動實體(ti) 清單”。
一旦兩(liang) 家公司被正式列入,該清單將禁止相關(guan) 實體(ti) 的商品進入美國市場,相當於(yu) 對其商業(ye) 模式釜底抽薪。歐盟正在推進《企業(ye) 可持續盡職調查指令》(CSDDD)以及強迫勞動產(chan) 品進口禁令等立法。2024年末,歐盟針對中國正式通過了《禁止強迫勞動產(chan) 品進入聯盟市場法規》(EU 2024/3015),將於(yu) 2025年生效並於(yu) 2027年底全麵實施。
編輯:管一